發表文章

我很容易覺得無聊

我最近覺得,有些人天生就容易覺得無聊,喜歡一直換事情做。我或許也是其中一個。 過去的幾個月裡,放了很久的假,有得到一些轉變的機會。這時候便開始想,到底怎樣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。 剛開始放假的1個月,覺得人生巨爽。早上睡到自然醒,下午想去哪就去哪。有無限的時間可以讀自己想讀的書,或是在網路論壇上跟別人筆戰。差不多這個蜜月期過了,人便開始感到空虛,很無聊。那空虛感壓得人喘不過氣。這時候,我理解到,退休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。 接下來的時間,我開始跟自己的內心溝通,也找了一些朋友聊天。我覺得能支撐我,讓我覺得不會無聊的,有兩件事。第一是要能感覺到自己在進步,第二是能有一群朋友一起做喜歡做的事。 在我放假的時候,我迷上了別人打電動速通關的影片。我自己也開始嘗試,隨著我能越做越好,我也從中得到成就感。另外,我跟一群朋友,組成了一個線上機器學習讀書會,每一兩星期就一起念文章。能跟朋友一起討論,讓我感覺到非常有趣,很開心。 我以前朋友曾問過,如果不為錢工作,那你想要做什麼。我還是覺得這個問題很難,但我覺得至少希望能自己不要無聊,人多過得開心幾天是幾天。 最近,我也離開了舊公司加入新公司。希望能在過程中體驗而且學到不同的事情。在舊公司交到了很多朋友,我們都有保持聯絡,讀書會也繼續進行。 疫情時間,要隨時維持好的心情或是好的生活習慣其實很難。像我進入疫情的一年,基本上很多事都沒有在做了,像是寫部落格。但是我最近發現使用谷歌公司的語音轉文字的功能,我可以很簡單的在騎腳踏車的時候也編寫文章,像我現在這樣。 當時做這功能的時候,我也有小小參與。看來這還是讓我的生活更方便了呢。

去他的秋天,我只想做機器學習

圖片
看到鱸魚的文章「 去他的機器學習,我只想去看秋天 」,加上最近跟朋友聊天,想來給一點不同的意見跟人生觀。 年過30,身邊更多聲音說開始懷疑人生,不知道過去幾年孜孜矻矻過得這麼辛苦是在幹麻。在矽谷,錢存了不少,不想做著壓力大的工作,但是不夠多錢到可以回台灣退休。要是自己明天就死了,一定會想到有這麼多想做的事情沒做阿!(延伸閱讀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etsuya.terao2/posts/2718990391650233 ) 聽著聽著,我就想到,我其實二十幾歲的時候一直在懷疑人生,並且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。二十出頭,我跟交往多年的女友分手。想要換換環境,我隻身到了美國。到處旅遊、到處嘗試新活動、到處住青年旅館、到處認識不同的人來填補自己的空虛。工作以後,有了十幾萬的年薪,和一個可以遠端工作的環境,更可以過這樣的生活。我讓自己一個月去一個不同的地方旅遊,然後把經驗寫下來或是拍下來,並且在世界地圖上畫一個叉。我總以為像是Eat Pray Love那樣的旅遊,有一天我會找到人生的意義。但是這樣一年來,我發現活動過後,總是帶來無限的空虛。 我不會拍照,但是還是貼一張我最喜歡的巴黎聖母院OG。 我開始想,到底我要的是什麼。一直追尋外在的享受,似乎是沒有止境的。如果生命就要結束,我會後悔什麼。我的答案會是,後悔我沒有用心活,後悔我不夠快樂。我理解到靠著外在的刺激來填滿自己並不是一個有效率的方法,因為這樣就要一直找更多外在刺激。我覺得也要有內在看事情方法的改變。內外同時改變,才是比較有效率的方法。 套個比較準確的數學語言,「 淺談自由 」文章中定義了。 """ 人與外界在任何時空的狀態想必可以映射(mapping)到一個有限的多維空間(R^n)中描述(n個次元可能是由時間、地點、血壓、體重、心跳、腦波、各神經狀態、信仰、價值等等多個數軸所組成),在此稱「自我狀態空間」。 """ 在時間點t,給予一個我的行為a_t我會得到外在世界的刺激x_t,假設我們的爽度是f(x_t)。想要過的很好,我們可以做的是,做一個動作改變a_t,使得f(x_{t+1}) > f(x_t)。但是,同時我們也可以改變f成為f',使得f'(x_t) > f(x_t)。我認為,要能做到更快樂,一定

64 我也不想要變弱

上週在紐約的時候,找了時間跟麥教授談話,覺得教授還是一樣硬底子。在混亂的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的戰場中,能立於不敗之地。 我跟朋友有時討論公司事,發現公司裡面不少主管,他們常常不懂整個領域或是專案在幹麻,就提出一些可能做不太到的事情,跟這種人工作很絕望。也有些人,沉迷於自己以前呼風喚雨時候的技術,但卻鮮少想到很多觀念都已經過時,喜歡把我以前怎樣做就成功掛在嘴邊。我遇過這些類型的人,於是我發誓我不要成為這樣的人。 但是隨著在公司的責任越來越大,我發現要維持自己的專業能力其實很困難。現在常常專案開了,做了一個最小產品,paper丟出去,就給別人做了。有剩餘的時間要多去想想要怎樣開新專案,想想看怎樣讓更多人使用我們的東西,不然大家就沒東西做了。光是做這件事情已經用到大半時間,很難有時間去多讀一點新的東西,甚至是寫Code。 當然有時間還是都會多讀讀東西,像是會去舊金山的深度學習讀書會讀不同的文章,然後留下來跟大家喝酒討論類神經網路。可是每次一出去就很累,累到一回家就癱在床上夾著狗睡著了。 寫Code的話我資深朋友說要挑有價值的寫。我現在也覺得,比較簡單的東西,如果能講給別人懂,給別人寫,讓別人學習,就讓他們做,對他們有價值。我就用自己時間去做一些我覺得比較難可以學到東西的任務,這樣對我比較有價值。畢竟時間有限,要挑重要的做。 不變弱的路途是漫長的。就好像去年新聞還在報Karen Chen,現在都是Alysa Liu。長江後浪推前浪,但我相信Jeremy Lin,我相信老人還是能找到出路。

63 充滿回憶的地方總是家

一如往常的被陽光叫醒,走到浴室盥洗。窗外飄來熟悉的味道,也說不上來是不是臭,但是很熟悉。想起來我在紐約。 上西城給人的感覺還是很熟悉,即使路上多了很多高科技LED看板。走在路上,看到很多想吃的東西,想到自己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會為了省2.5塊錢地鐵票從110街走到34街的窮學生,有時間是得來享受享受。 公司的事情做完,就開始逛逛。一個晚上跟兩個同事相約去吃巧克力。不像在舊金山的夏夜是風中求溫暖,紐約的夏夜是在找冷氣。然後在冷氣房喝熱巧克力,閒聊著。雖然已經是不同的朋友,但這個場景總覺得熟悉。 k年前(不講幾年以免暴露年紀),我跟朋友想說來開個新創,如果成功了就不去現在的公司了。有一天,我們做完事情,跟老闆去東村吃了拉麵然後去一家甜點店聊了很久。我還不小心把背包留在店裡,隔天無法工作。結果早上打店家電話打不通,就馬上坐地鐵回到東村。一進去問了背包的事情,就被店員虧:喔!我記得你昨天跟那個女生聊到店都關了。我還以為你背包裡放炸彈呢。 然後約約朋友。好多朋友還是留在紐約,這讓我感覺一切好像都沒有改變。這幾個月也聽到更多的以前紐約朋友會回去工作,很開心。 一切過得很快,坐火車到紐澤西EWR機場的時候有點捨不得。想著:這也曾經是我的Garden State(紐澤西叫Garden State,但是有朋友笑說這是因為澤西州只有花花草草沒有其他好玩的。) 週六早上,回復原本的生活,去舊金山Mission Bay跑步。跑過加州大學舊金分校,想說每幾個星期來這裡的深度學習讀書會讀paper也一年了,也創造了更多回憶。這現在是我的City by the Bay。(出自 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 )。 希望紐約跟舊金山灣區都能變的更好。不知道以後命運會帶領我到哪裡,所以還是好好珍惜當下。下星期還要讀paper呢!

62 去個物價便宜的地方的心靈探索之旅

圖片
好久沒寫了,先聽首歌吧! 不知道聽這首歌的時候,你想到什麼。我想到的是,印尼文跟馬來文很難分辨,做語言辨識的我們,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。只能說,很難放下工作呢! 不要想工作,想像我們聽著這首歌,在巴里島的海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那是多麼舒服的事情呀! 許多地方的低物價跟比較慢的生活步調,吸引很多人去住幾個月的探索自己之旅, 甚至長住幾年。這種生活,在我身邊美國Y世代的朋友中蔚為流行。我聽過有人去墨西哥、印尼、台灣、泰國等等。 我之前去巴里島的Seminyak,有很多外國人在這裡定居短期。那裡開了很多像舊金山一樣的潮店,賣著嬉皮的手工藝品跟有機食物,並且店裡都只有寫英文。物品的價錢,也比當地的店高很多,不過大概還是比許多西方國家便宜吧! 對一個工作多幾年的人,要這樣休息幾個月是沒有問題的。有些人想要追尋這種生活更久,那他可能就要有穩定收入。他們做遠端的工作,逐插座跟WIFI而居,成為的數位遊牧民族(Digital Nomad)。 我也喜歡旅遊,並且在不同的地方體驗生活。如同我在寫這篇的時候,是剛寫完一點Python程式,然後在旅館的酒吧,望著海德拉巴的人們走來走去。這裡東西很便宜,到哪裡都只要兩三美金,吃飯都五美金以下就可以吃很飽,並且很容易找到素食,不會不小心吃到肉。我之前也有一次帶狗開車到北加,找個森林裡面工作。這件事情,看似我同事跟主管都很能接受。所以看來我的工作是可以讓我成為輕度數位遊牧民族的,對我這種不想要一整天都在外地的人,這可能還是一個不錯的折衷選擇。 事實上遠端工作的話,還是覺得說好像在灣區。只是身邊的景色跟人不太一樣。也因為沒有真正的當地生活,過了幾天就會無聊。但是這樣也好,就可以去很多不同的地方。但我也期望有一天我能真的把工作放掉去做深度心靈探索,畢竟現在什麼東西都是有深度才好。我很多朋友去了這個10天的冥想課程( https://www.dhamma.org/en-US/about/vipassana ),我也希望我有一天能放下工作去下。

61 給未來的自己

圖片
四月旅遊回來以後,就一直很忙。每天都過著一樣的生活。 早上去公司,因為覺得等電梯去公司餐廳很浪費時間,所以都直接搭到辦公室,然後就開始吃公司的乾糧。下圖是我通常吃的東西:燕麥牛奶加奶茶。 就這樣,一直做到晚上搭捷運回家,吃完飯繼續做事。 我上星期,因為要跑別人的實驗,週六跑去公司裝了GPU。這週則是兩天都在公司。我今天五點離開公司。離開的時候,沿著Ferry Building走到停車場,路上很多看棒球的人。我心想:「難得天氣這麼好,今天就這樣在辦公室了呀!」走著走著,腦中響起「給未來的自己」這首歌:「 川流不息的人遊蕩在街頭, 誰能聽見誰的寂寞。 」 我想到,10年前,我還在念大學,假日去實驗室努力工作,一直覺「我要握住最美的夢給未來的自己」。現在也是這樣,我想以後也不會改變吧! 這是真實的生活。工作不是每天都是彩虹跟獨角獸,但是大部分的時候是。

60 任教資料科學課程

圖片
我一段時間之前,開始在辦公室附近的UC Berkeley Extension教資料科學。 想教書有幾個原因: 一是一直有想寫書的想法。雖然有寫下一些東西,但是不夠細節。想說多講別人聽,可以讓自己表達的更清楚。我之前會去領英平台上找人聊天,可是覺得零碎的聊天幫助有限。後來想說可以教個課,逼自己寫東西。 二是我一直想喜歡教書,並且想要挑戰新的聽眾。以前主要是教國高中生跟大學生的班級。雖然有教過一些工作的人,但是都是零碎的家教。事實上,我對工作的人想要學的東西的掌握還是很片面。 三是覺得想要不工作,但是真的不工作的話其實會很無聊,而且可能會變笨。我覺得教書是可以花的時間少,又不會變笨的方法。 最後一個小點,UC Berkeley Extension是幫Berkeley賺錢的部門。我很喜歡這所學校,應該可以貢獻一點。(講師只有拿10%~20%的學費,其他錢都到學校。) 事實上,我去年就有申請過另一個學校,不過後來太忙沒有繼續申請,最近聽說UCB Extension缺老師,就去聊一聊了。雖然我說我想上機器學習,可是他說有另一個老師想上機器學習,就叫我來上資料科學,因為沒有人想上。我想一想也沒關係,就新人菜就是這樣,就當累積經驗。 雖然,他們已經想要我,但是實際上還是要走學校的申請過程。要交履歷、教學理念、多元文化經驗等等文件。麻煩的是還要交三封推薦信。我找了我大學實驗室同事UCLA的H教授,我公司同事P博士,還有以前我的實習生C博士。真的是很感謝他們撥空幫我寫推薦信。 最後簽合約,因為要有見證人(Notary)在旁邊,我因為懶得找見證人,我就自己跑去柏克萊一趟,畢竟我也很懷念那個地方。就這樣簽了約,我開始準備上課了。 實際準備上的經驗跟我想像的不一樣。整個課程,花最久的時間是竟然是訂立課綱,我花了一整個月訂立課綱。訂好了以後,每週的內容如果熟悉的話都當週就可以做完。 上課的晚上,我的心情會異常的平靜。我會先去公司樓下的Super Duper漢堡店(https://www.yelp.com/biz/super-duper-burgers-san-francisco-12)買一個素食漢堡,有可能會加起司跟酪梨。然後走路三分鐘到UC Berkeley Extension。通常會在上課前45分鐘到,會看著空無一人的課室吃東西。如下圖。 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