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8的文章

58 平權與自由

認識我的人,大概知道,我把美國(舊金山或是紐約)當作我的家,而不是台灣。有一個重要的原因,就是我覺得我不夠融入台灣社會。 若把這個頗析來看,其中一個大項是,台灣框架很多。我今天要來聊聊性別框架。我從小就認為,待人不應該受他的年齡、性別認同、背景、種族所影響。然而,從小教育就一堆男女分化,男生被教男生應該作的事情,女生被教女生應該作的事情。教育總想辦法把人塞進預設的框框。我從小也對特定對男性的教導感到感冒,現在可以想到的是男生要保護女生。 我在台灣的時候很痛苦,我總覺得只要作不是框架中的事情,全世界都在跟我作對。我愛好自由,覺得作什麼事情都綁手綁腳很痛苦。我是性別流動,我覺得我不想被束縛。 ====== 然後講到結婚。其實我以前並沒有關心同婚議題,因為我以前沒有在關心任何婚姻議題。直到之前吵的通姦除罪化,我才理解到普通法婚姻有很多伴隨而來的副產品。 我以前一直覺得,兩個人相愛,得到宗教上的祝福,也不用普通法婚姻。但是我也知道,兩人一起生活要有法律保護。於是我嘗試去使用美國流行的「同居關係」(Domestic Partnership)並另外訂立契約。我發現這個過程實在變態困難,難到我放棄了。我霎時理解,原來普通法婚姻是種特權。 ====== 最後講到影響台灣社會,其實我也想了很多到底要作多少,畢竟我不用承擔後果。不過另外想到,我這麼喜歡的美國,就是一群前輩辛苦創造出來的,我只是一個坐享其成的移民而已。之前有個美國移民說:美國人花了世世代代建造了所有東西,而我們只是來享受,難怪他們不喜歡我們。所以,我也不希望台灣跟美國給了我這麼多,我卻只是那個享受的人。 對台灣來講,我能做的是提供我的經驗,或許給一些不同的觀點。

57 饅頭(Mentor)

一直有些人會寄信來,說看到我在軟體工程師與機器學習的成就,想要找我問意見。我也在公司有參加Mentorship活動。事實上,有的來找我的人,我都覺得他們很強,能跟他們意見交流也很幸運。 外面找我的人,通常有世界各地的大學生或是研究生,或是剛畢業不久的人 ,最多是從美國跟印度來的。 我通常都會簡短的回,即使我沒有時間給意見。長久以來,我發現指導別人有一個重點,是很多事情自己要先想過,不然很容易浪費時間。 對事業規劃有問題的人,通常也會問我是如何選擇現在的路,以及以後我想要走怎樣的路。還有很多其他問題。這些問題,沒有先想好的話,其實很難回答。所以現在常常會需要不斷的釐清自己的想法。 這個能力我最近發現非常重要。隨著作的事情變相對重要,我發現別人常常會講一講就問你有什麼意見。但是我其實沒有意見呀!或是現在還沒有。但是有時候如果不能馬上回答可能就會耽誤別人,所以變得要更專心聽別人講話呀! 有點離題,主要是想回到我覺得好Mentor的一個特質,就是很多問題都自己想過。

56 親密關係教育

這個話題以前也聊過了,現在有心得可以多聊一點。 我回想自己在台灣受教育的時候,並沒有太多著墨親密關係的部分。我人生早期,對親密關係有很錯誤的觀念。例如我高中的時候,很多人都有交異性男女朋友、有身體上的親密關係,我覺得那樣很酷,但我並沒有想得很清楚就跟一位生理異性人類交往。 青少年比較在意別人的看法,我覺得更因此需要更早的教育。 我覺得有些事情我希望我可以更早學到。 1. 愛自己然後愛別人 我覺得我那個時候好像很流行為別人犧牲,結果好像大家都為別人犧牲,每個人都過得很痛苦。愛自己這件事情這個對我來講有點反直覺,畢竟你不希望別人不開心。 但人生還是要快樂,不愛自己,不把自己養好,會消磨能給別人的愛。說到這個,我覺得基督教有一點很好,就是我們都要愛神,愛了神,才不會把自己跟別人看的太重。 2. 發生什麼都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 其實很多人會喜歡講東講西,但是其實都不是他們的事情。我小時候覺得分手好像很丟臉,但是其實也還好。 3. 性教育 性教育很重要,我覺得需要學人長大了可能會對人類的身體產生興趣,並且怎麼面對這件事情。另外,Consent(做事情要徵求對方同意)這件事情也很重要。這個我小時候知道,但是我不知道的是年紀不夠大或是受到化學物影響的時候,可能沒有辦法做好決定。現在法定年齡是18歲可以作決定,我覺得有點保守但是也還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