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週 我的舊金山(灣區)
一年多的這篇,來講我眼中的舊金山灣區。
其實這篇想寫一段時間,但是不知道從何寫起。上週,公司員工旅遊,去Santa Cruz渡假村。我的同事跟我一起去登山。他從小在這裡長大,去康乃爾讀書,最近回來工作。我們討論不同地方生活經驗的差別,討論了全程。以前別人要我比較各個城市,我總是無法比較。這幾年,可能去的地方多了、更用心體驗生活了,終於可以講出一點心得。
總體來說,我覺得舊金山灣區讓人住起來很舒服。的確,我有時候會懷念紐約的方便、普林斯頓的安靜和台灣早餐店。但是世界就是這樣的,沒有一個地方是完美的。說不定我下一個居住的地方我也會很喜歡,然後以後又繼續懷念舊金山灣區。
我眼中的舊金山是跟台北差不多的。我常常覺得我每天的生活就跟在台北的差不多。住「大安區」(Mission),早上起來,坐捷運去「東區」(Financial District)上班。整個路程大概15分鐘包含走路,在捷運上通常就看學術文章。下班可以去港口市集(Ferry Building)買個晚餐或是明天早餐,附近街道到乾淨漂亮,很有歐洲風。平日晚上可以開車去金門公園(Golden Gate Park)跑步、騎車。假日休閒有各種音樂劇、戲劇表演。地方有中國城、日本城和港口可以去。
我也喜歡這個城市的高科技。去咖啡店廁所可以用APP排隊,不用真的人去廁所等。平常生小病去診所,也是APP預約,當天就可以去。更好的公司五樓直接有診所,去看完病可以繼續上班。藥準備好了,我家樓下藥劑師會打給我叫我去拿,完全不用排隊。
生活一陣子以後,我覺得開始融入這裡的生活。除了平日假日知道要去哪裡找樂子以外,也很享受跟當地人相處。去家附近的高中教書,總讓我覺得這些孩子前途無量。跟他們聊天也很有趣。平常去咖啡廳,講幾句西語,跟別人裝熟一下。
我也很喜歡跟這裡的朋友討論政治、人權等等議題,我喜歡聽大家看法很不同,又願意分享。 我覺得美國高知識份子通常邏輯能力跟表達能力很強,我覺得很適合學習。
話說我覺得在一個地方生活,能不能融入社會對於爽感有很大的影響。但我另一個朋友不這樣看。我曾經跟他抱怨我不能融入台灣社會,他就說那你就不要理別人享受台灣的方便就好了。所以看來這一點不是大家都需要的。
其實我小時候就沒有這麼喜歡城市。我第一個美國城鎮是普林斯頓旁邊的小鎮,那個應該是有錢白人退休小鎮(但是Wiki說整個城市有40%亞裔,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都沒看到。)我家附近唯一可以看到亞洲人的地方大概是走路15分鐘的一家泰國餐廳吧!這裡步調慢,人沒有很多,假日店家沒什麼開,是適合整理院子的好時間。出去跑步可能一小時才遇到一個人,跑了很多天,會遇到一樣的人。但是其實我也滿喜歡這樣的,在這樣的環境裡面,會有種被迫要敦親睦鄰的感覺,因為也只能跟附近的人交朋友。但是城市,就沒有這種感覺,很容易覺得孤單。我研究所的好朋友,卡,就曾經跟我一起抱怨過在紐約市交不到朋友,他從小在鄉村長大,唸紐約北方小鎮的羅徹司特大學,他喜歡鄉村的給人的鄰近感。
我自己覺得舊金山是個好的城市與鄉村的混合。在這裡開車容易,不像紐約,可以開車到附近很多地方。但是如果只想要搭捷運到附近各種地方也是沒有問題的。文化上,在我住的區域有很多地方酒吧,去的人也有很多是住附近的人,也能給我一點鄉村的鄰近感。
不過老實說舊金山灣區已經成為我住最久的地方了。雖然我很喜歡,但是我還是一直想要去別的地方看看。希望能找到好的機會去囉!
其實這篇想寫一段時間,但是不知道從何寫起。上週,公司員工旅遊,去Santa Cruz渡假村。我的同事跟我一起去登山。他從小在這裡長大,去康乃爾讀書,最近回來工作。我們討論不同地方生活經驗的差別,討論了全程。以前別人要我比較各個城市,我總是無法比較。這幾年,可能去的地方多了、更用心體驗生活了,終於可以講出一點心得。
總體來說,我覺得舊金山灣區讓人住起來很舒服。的確,我有時候會懷念紐約的方便、普林斯頓的安靜和台灣早餐店。但是世界就是這樣的,沒有一個地方是完美的。說不定我下一個居住的地方我也會很喜歡,然後以後又繼續懷念舊金山灣區。
我眼中的舊金山是跟台北差不多的。我常常覺得我每天的生活就跟在台北的差不多。住「大安區」(Mission),早上起來,坐捷運去「東區」(Financial District)上班。整個路程大概15分鐘包含走路,在捷運上通常就看學術文章。下班可以去港口市集(Ferry Building)買個晚餐或是明天早餐,附近街道到乾淨漂亮,很有歐洲風。平日晚上可以開車去金門公園(Golden Gate Park)跑步、騎車。假日休閒有各種音樂劇、戲劇表演。地方有中國城、日本城和港口可以去。
我也喜歡這個城市的高科技。去咖啡店廁所可以用APP排隊,不用真的人去廁所等。平常生小病去診所,也是APP預約,當天就可以去。更好的公司五樓直接有診所,去看完病可以繼續上班。藥準備好了,我家樓下藥劑師會打給我叫我去拿,完全不用排隊。
生活一陣子以後,我覺得開始融入這裡的生活。除了平日假日知道要去哪裡找樂子以外,也很享受跟當地人相處。去家附近的高中教書,總讓我覺得這些孩子前途無量。跟他們聊天也很有趣。平常去咖啡廳,講幾句西語,跟別人裝熟一下。
我也很喜歡跟這裡的朋友討論政治、人權等等議題,我喜歡聽大家看法很不同,又願意分享。 我覺得美國高知識份子通常邏輯能力跟表達能力很強,我覺得很適合學習。
話說我覺得在一個地方生活,能不能融入社會對於爽感有很大的影響。但我另一個朋友不這樣看。我曾經跟他抱怨我不能融入台灣社會,他就說那你就不要理別人享受台灣的方便就好了。所以看來這一點不是大家都需要的。
我自己覺得舊金山是個好的城市與鄉村的混合。在這裡開車容易,不像紐約,可以開車到附近很多地方。但是如果只想要搭捷運到附近各種地方也是沒有問題的。文化上,在我住的區域有很多地方酒吧,去的人也有很多是住附近的人,也能給我一點鄉村的鄰近感。
不過老實說舊金山灣區已經成為我住最久的地方了。雖然我很喜歡,但是我還是一直想要去別的地方看看。希望能找到好的機會去囉!
留言
張貼留言